close
朋友轉寄的文章, 覺得很發人深省, 節錄精華讓大家換個角度想一想......
以前人常說:「夫妻(父子)是相欠債,要互相容忍。」
但是,人吃五穀雜糧,事情難免有不順遂的時候, 彼此情緒失控,也所在多有。
「就算我上輩子欠你的好了。」氣話有時難免脫口而出。
「我才上輩子欠你呢!要不然,為什麼都是我在做? 為『你』做到死?」忿怒的回應可想而知。
不過,說「相欠債」這種話,還是令人心很不安,是不是債還完了, 大家彼此就可以一走了之?
或者,一輩子都還不完債,永遠陷在還債深淵裡?
我們這一代,常常動不動就被灌以 「父母子女相欠債」或「夫妻是相欠債」等觀念,根深柢固。
因為這種彼此欠債的觀念,債主和債權人的關係, 自然好不到哪裡去,大家因此都背債背得好辛苦。
「相欠債」的觀念實在很負面,不夠積極。
如果改變這種負債的減法觀念,變成彼此報恩的加法觀念, 會不會比較好呢?
佛書上說:「每一個人是每一個人的菩薩 ,父母是子女的菩薩,子女也是父母的菩薩。」
對呀!既然彼此是彼此的菩薩, 彼此報恩,當然是天經地義的事。
如果不說「夫妻是相欠債」或「父子是相欠債」 ,而是說「夫妻是相報恩」和「父子是相報恩」,不是比較正面,比較積極嗎?
既然彼此是來報恩的,當然心中會常懷感激,態度自然就會謙恭有禮,自然就會口吐蓮花,不出惡言。
說一輩子相欠債,好像永遠沒有還完的時候,多痛苦哇!
觀念轉變,原來只在一念之間。
我們不僅要把父母當恩人看待,也要把太太丈夫當恩人看待,
甚至把子女都當作恩人,我們是來報恩的,報的人感恩,受的人歡喜。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