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實大約前兩三年剛剛出現這種做法時就有試做過,
成功失敗各一次, 就遺忘了沒再玩 ...
直到這次澳洲回來的小夫妻朋友提起, 竟燃起了喵廚娘的實驗精神 ......
連續實驗了好幾個版本, 終於可以烤出皮脆氣孔大的麵包 !!! 連自己都不敢相信哩
這種免揉麵包跟須要打麵糰的麵包不同, 適合烤好後馬上吃,
喵廚娘這烘焙幼幼班只是想能在家裡聞到烤麵包的香味,
還有切開麵包時冒著熱氣的感覺啦
第一版 :
完全按照 Carol 的 不用揉的麵包 配方操作,
由於是新手, 完全沒有考慮到麵粉, 酵母, 溫度等變動因素,
所以還沒有發酵到很大的氣泡, 看到說明時間到就送去烤箱 ...
雖說烤出來的外型有模有樣 ...
但是裡面太Q, 不像麵包該有的口感, 而且刀子切下去會黏黏的, 可能沒熟透, 失敗
這次只烤了 30 分鐘, 忽略了每個烤箱的習性 ...
第二版 :
酵母增為原配方的一倍, 其他不變.
這次學乖了, 先不管時間, 發酵到看到大氣泡了才算完成第一次發酵.
第二次發酵到兩倍大之後放進事先預熱的鑄鐵鍋加蓋烤,
220度 10分鐘, 200度 20分鐘; 開蓋後 180度 10分鐘讓皮上色變酥但不至於太黑 ~
改善很多, 但是皮不夠薄 ~
第三版 :
改用 免揉棍子麵包 的配方
加了糖的配方更容易發酵,
而且進烤箱前在麵糰表面噴些水真的會讓烤出來的皮變的薄又脆 !!!
用這個配方喵廚娘並沒有像 Carol 說的整型,
只是在二次發酵時直接把麵糰移到鋪了烤盤紙的容器,
發酵好直接提起來放進預熱好的鑄鐵鍋就可以送進烤箱.
幼幼班適合簡單的操作啦
雖然是用鑄鐵鍋, 不過因為最後還是有開蓋烤, 所以還是有放一杯水增加蒸氣 ~
這次烤出來的很漂亮, 趕緊刷上橄欖油
皮真的很薄, 也有大小氣孔了 ^^
可是 ... 大氣孔太少啦 ~ 再接再厲 !!!
第四版 :
延續上個配方, 酵母一樣增一倍, 還添了點義式綜合香料 ~
還有把糖水改成蜂蜜水 ~
這是剛攪拌均勻的麵糰, 真的就是這樣不光滑, 發酵之後就好啦 ~
喵廚娘發現, Carol 的水份比例都是麵粉的 70%,
這次圓形的還是照配方比例, 長型的則是不小心看錯多了 10% 的水分 ...
由於沒有長型的鍋子, 是用烤盤, 所以也沒有蓋子,
用 Carol 說的方式, 在烤的過程開烤箱噴了幾次水增加水蒸氣,
結果竟然效果出乎意料 ~ 皮非常薄脆而且大氣孔變多了 !!!
切開後迫不急待就倒了橄欖油加點義大利陳年醋沾著吃起來啦 ~
現在只剩下底部的皮稍厚的問題,
明天來 PO 這系列實驗的最終版